王苏娅,是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机电一体化教研室一名普通教师,还是一位年轻的母亲。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担任该校机电一体化315110班班主任。她在平凡的岗位,平凡的工作中用爱心铸就的红烛照亮了学生迷茫的心灵。
王苏娅老师担任班主任的这个班有37名学生,男生27名,女生10名,本地学生居多,有9个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一名来自西藏自治区日喀则的学生。 18岁的他第一次离开家乡到西安,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吃得没有酥油;听到的是陕西话和普通话,没有藏语;就连空气也不一样,高原的稀氧和我们西安的多氧空气,醉氧使他整日昏昏沉沉;在日喀则他是文化人,到了西铁职院和同学们相比他的知识面和知识深度有很大的差距。这一切,对年轻的他来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渐渐的网吧成了他最喜欢的去处。王苏娅老师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时,已经是这个藏族学生到西安的第二个年头。王苏娅老师,发现这个学生不善于和周围的同学交往,而且时有旷课、旷宿的情况。王苏娅老师积极的想办法,经常和这个藏族学生谈心,和这个学生的父母沟通。就连在家带孩子,和家人在一起聊天也经常讨论如何帮助管理个藏族学生。时间一长,王苏娅老师只要说,必须赶紧去学校一趟,她2岁的小女儿就会说:妈妈,是不是你们班的**又不见了。
四月份的一天,王苏娅老师照例到教室去看学生,课堂不见了这个藏族学生,由于他和班上同学交流少,大家也不知他的去向。打他手机不接,发短信不回,打的多了,最后干脆关机。王苏娅老师心急如焚,这个学生怎么了,会不会有其它意外,因为他不仅是自己班上的一名学生,而且是一名藏族学生,关乎学生安危,关乎到民族政策问题。王苏娅老师立即和这名藏族学生的家人取得联系,分析他可能去的地方。按照其家人的分析,他在西安交大和咸阳的民族学院有几个藏族朋友,他会不会去朋友那里?王苏娅老师把两岁的女儿交给家里的老人,顾不上吃饭,根据藏族学生家人提供的线索,从西安找到咸阳,找了数十个网吧,最后在咸阳的一家网吧找到了这个藏族学生。为了帮这个藏族学生戒掉网瘾,王老师经常和他以不同形式进行谈心,时刻关注他的去向。她坚持每天晚上9点半准时给这个学生打电话了解他的去向。终于,王老师契而不舍的精神、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学生的关爱之心,打动了学生,也使学生战胜了网瘾。
这个藏族学生感激的说:“王老师从来没有放弃过我,是她让我戒掉网瘾,生活和学习回到正轨”。
这个藏族学生的父母家人多次打来电话表示感谢,这个藏族学生给王老师送了一条洁白的哈达,以表示他们家人的感谢之情。
王苏娅老师说,她所作的这些工作是一个老师、班主任应该做的。平凡的岗位,朴实的话语折射出一名老师的敬业精神。王苏娅老师深爱着她所从事的这个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她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她用爱心铸就红烛去照亮学生迷茫的心灵。